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检察理论研究工作在助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上发挥着先导性、基础性作用。今年以来扎鲁特旗检察院第二检察部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检察理论研究工作的意见》,以本院队伍建设年为契机,深耕细作、勇毅探索,积极构建理论与实践、研究与学习的有机融合,为本院检察理论研究和信息工作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立足检察工作实际,以扎鲁特旗检察院7+N计划为指引,制定第二检察部理论研究与信息宣传工作方案,要求人均最少一篇外宣文章,有力有序有效推动检察理论研究工作。
公众号平台共发布原创信息34篇
市院政法和通辽市检察院采纳9篇
自治区检察院及媒体采纳10篇
国家级媒体采纳10篇
内宣信息16篇
市院报送典型案例7篇
3篇被自治区公益诉讼有代表性高质效案件平台采纳
1篇被自治区检察院采纳为典型案例
1篇被最高检采纳为典型案例
完成调研文章2篇
投稿6篇理论文章
4篇被采纳并获得奖项
形成“分管领导负总责、部门主任抓具体、全体检察检察人员广泛参与”的理论研究大格局,对宣传内容风格是否符合检察机关形象和宣传目的进行层层把关,要求语言规范、严谨,同时又要通俗易懂,便于公众理解,统一风格和宣传口径。深挖内部潜力,聚焦实践所需、实务所要,立足于自身岗位实际,组建理论研究小组,通过以老带新模式,激发创新活力,定期选取典型案例,进行深入研讨分析,挖掘理论价值,采取多样方式,突出内容策划,如以视频形式展示“第二检察部的这一年”。
始终把牢政治方向,紧紧围绕最高检“检护民生”“检察护企”专项行动部署,立足法律监督职能,开展宣传工作。围绕重点领域、重点人群、民生突出问题撰写宣传文章。撰写检护民生专项信息5篇,在特殊群体权益保护、个人信息保护等民生问题方面为增进民生福祉提供智力支持。
注重把以人民为中心贯穿检察理论研究和信息写作全过程,结合春节、3·15消费者权益日、清明节、全国助残日、全国生态日、环境日、国际爱鸟日、开学日、牧民转场等关键节点,做好宣传工作。撰写《别样的春节,一样的守护|联合行动检“味”来袭》、《消费者的“315”,检察人的“365”》、《国际爱鸟日 静待春归来|“检察蓝”守护“蓝天精灵”》、《6·5环境日|美丽中国零距离 环保行动你我他》、《全国生态日|扎鲁特旗检察院开展全国生态日宣传活动》信息。
将检察工作现代化具体要求贯穿理论研究工作始终,关注检察实务和应用研究,取得优异成绩。
撰写的两篇调研文章《特定群体权益保护检察公益诉讼研究》、《公益诉讼检察专门立法研究》获赤峰市、通辽市检察院联合举办的“双子星座”暨第二届“三鲁论检”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奖、一等奖和三等奖。
典型案例:
《办理督促残疾人“两项补贴”精准发放行政公益诉讼案》
自治区第八检察部《检护民生工作简报》第5期转发经验:
《督促妇女权益保障行政公益诉讼案》
《通辽检察》采纳:
《“四招”构建山林保护协作新格局》
参与普法宣传,精准施策,及时送法进企业,问计问需,提出司法建议、给予专业指导,以实际行动帮助企业健康发展,将党建引领、案例警示、风险防控融入一体,为企业提供“菜单式一站式”法治服务。
“萨日朗”公益法律顾问团成员,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6.5世界环境日”、牧民转场等特殊时间节点,在城区主要商圈、社区、牧区开展主题法治宣传活动助力农村、牧区、居民形成学法知法用法意识。派一名检察人员参加旗委宣传部组织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大赛”,宣传“萨日朗”公益法律顾问团成果,获得第二名。
坚持在实践中破题,推动成果转化,重视典型案例的培树。利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数据分析筛选,精准发现我旗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情况存在应享受未享受、应发未发异常数据,通过磋商、诉前检察建议等方式,督促行政主管部门、属地政府积极履职,推动补贴及时发放到位。该案件的办理被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厅“检护民生”专刊第6期采纳为典型案例。
利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办理的《扎鲁特旗人民检察院网络司法拍卖评估机构未按规定收取评估费民事执行监督案》被自治区检察院采纳为检护民生典型案例。
新征程当有新思路,新发展当有新作为,2025年,扎鲁特旗检察院第二检察部将紧抓检察理论研究一体化发展的良好势头,持续在“发展”上聚力赋能,推动研学并进,为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智力支撑。聚焦问题,结合实务,持续将理论研究思维融入办案实践中,不断加强新时代检察监督工作的研究阐释,将实践中的难点和热点、个案和类案,分析总结、向内打磨、深入挖潜,充分释放理论研究活力,全面提升理论研究质效,让理论研究和信息宣传工作长板更长,亮点更亮!